6月28日,亿电竞官网团委组织校级重点团队赴当涂县开展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。此次调研活动以“寻当涂非遗,感姑孰文化”为主题,将非遗体验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。通过吸引并鼓励青年学生参与非遗展演、文物保护、艺术创作、展馆参观等实践活动,传承中华文化,散发青春光芒。此次调研活动受到团当涂县委、当涂县文化馆的大力支持。
此次实践活动中,团队成员依次前往当涂县文化馆、当涂县博物馆、当涂县民歌艺术馆、当涂掐丝珐琅画非遗传承人工作室、当涂布贴画非遗传承人工作室、松塘村等地,依托“说”“唱”“拍”“行”“做”等方式,沉浸式感受本地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。
第一站:姑孰画韵,水墨风流。重点团队一行首先来到当涂县文化馆,重点调研姑孰画派项目。姑孰画派的作品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家乡的山水风光,或以独特的视角解读当涂的历史文化,或用深情的笔墨抒发对这片土地的热爱。同学们有序参观书画长廊,认真聆听讲解,驻足观赏画作,感受每一幅精美作品的艺术魅力。
第二站:感受历史积淀,了解姑孰文化。重点团队一行前往当涂县博物馆。当涂博物馆共有6个展厅,分别是凌云回眸、姑孰物华、太平风流、江东烽火、姑溪放歌、苏里导演纪念馆。在讲解员的深情讲述中,同学们近距离了解每一件馆藏文物及其背后的故事,沉浸式学习文博知识,感受当涂历史沿革。
第三站:唱了千年,美了两岸。实践团的同学们来到当涂县民歌艺术馆。在民歌展示厅中,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“当涂民歌”的省级传唱人之一王爱玉老师和大家面对面交流,并现场演绎《打麦号子》《打夯号子》等经典曲目,歌声时而高亢有力,时而婉转悠扬,原生态的地方唱法让大家沉浸在歌声所描绘的火热劳动场景中。之后同学们还跟着王老师一起学习《一把小伞亮铮铮》,歌声悠扬,情感交融,将歌曲中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。
第四站:千古流芳掐丝画,五彩缤纷耀中华。在掐丝珐琅非遗传承人工作室,同学们认真聆听志愿者围绕掐丝珐琅画的起源、发展和制作流程所进行的详细讲解。现场展示一系列精美掐丝珐琅作品,让师生们被精湛典雅的纹饰技巧,金碧交辉的迷人色泽,流光溢彩的动态美感深深吸引,真实感受到与非遗文化“零距离接触”的快乐。
第五站:以剪代笔,以布为色。在布贴画非遗传承人工作室,同学们第一次接触传统布贴画——这一非遗明珠。布贴画以布料为画纸,以针线为画笔,以情感为灵魂,创造出无数充满个人色彩的作品。一把剪刀,几块碎布;拼贴剪接,勾边缝合,转瞬之间就变成了一幅栩栩如生、灵动活泼的布贴画。精巧的工艺让同学们沉浸其中,虽是初次接触,却深深地对这一传统技艺赞叹不已。
第六站:妙剪生花,薪火相传。此次调研的最后一站,同学们来到松塘村调研了解当涂剪纸技艺。剪纸艺术家陶信海老师向大家逐一介绍自己创作的一系列剪纸作品。这些作品精致工整、构思巧妙、画面丰富、惟妙惟肖,同学们争相观摩,惊叹连连。陶老师在现场还手把手地教授同学们剪“桃花朵朵开”作品。同学们围坐在一起,一把剪刀,一张红纸,折纸成型,剪刀抠剪,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,一幅幅独一无二的“桃花朵朵开”呈现出来,个别同学的大胆创新,还受到了陶老师的夸奖。现场一片欢声笑语。
用双眼见证发展,用脚步丈量土地,用实践厚植理想。亿电竞官网团委以“走进非遗”为契机,将非遗体验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,将马鞍山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融入高校思政育人,积极引导青年学生走出课堂,走进非遗,切身体验非遗技艺,感受文化魅力,让“青年力量”在文化传承中熠熠闪光。
(文图/汪菲菲 校对/孙兴敏 审核/孟昭苏)